鋼構消防樓梯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安全疏用距離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離指從房間門或住宅戶門至近的外部出口或樓梯間的1大距離;廠房的安全疏散距離指廠房內遠工作點到外部出口或樓梯間的1大距離。限制安全疏散距離的目的,在于縮短疏散時間,使人們盡快從火災現場疏散到安全區域。為盡快地進行安全疏散,除了 設置足夠的安全出口和適當限制安全疏散距離以外,安全出口(包括樓梯、走道和門)的寬度必須適當。
消防樓梯制作要求是什么
要求:1欄桿扶手的高度不應小于1.1m,樓梯的凈寬度不應小于0.9m;2傾斜角度不應大于45°;3樓梯段和平臺均應采取不燃材料制作。平臺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00h,樓梯段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25h;4通向室外樓梯的門宜采用乙級防火門,并應向室外開啟;5除疏散門外,樓梯周圍2.0m內的墻面上不應設置門窗洞口。疏散門不應正對樓梯段。
高層建筑因其功能復雜、煙氣流動速度快、垂直疏散距離長造成人員疏散困難,這就要求設計時在建筑的每層營造出一塊火災時免受高溫煙氣侵害的“相對安全空間“,讓處在建筑中的人員能夠從容疏散到室外的安全地段。這一“相對安全空間”就是防煙樓梯間。因此,《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明確規定:一類建筑(除單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過32的二類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應設防煙樓梯間。防煙樓梯間的防排煙方式有三種:自然排煙、機械防煙和機械排煙。